背包裝填技巧及Magforce設計的ABCS
徒步進行的戶外活動,背包攜帶裝備可分五大系統:背包(背負)系統、睡眠系統(包含衣著)、遮蔽系統、炊事系統及飲水系統。將五大系統裝入背包,如何背的舒適、輕鬆又愉快? 打包是一門藝術,每人打包的哲學各有不同。因應背包的種類、任務需求也稍有差異,然大多不離以下各點:
打包時便要設想哪些裝備較常拿取。睡袋到營地紮營後才需要,所以將它放在包底(還可當作緩衝墊以及將重心提高的功能);雨衣視天候狀況可放在易取拿處(如包頂小袋),或與遮蔽系統放在一起。常取拿的物件,如手機、飲水、地圖、羅盤、GPS、行動糧等,則放在較易取拿的地方。
TIPS : 當你將開拓者背包主袋半開(TOP LOADING)時,即可取拿到內側袋及前片上、下兩個拉鍊袋內的物品。
背包平衡與否關係到旅程的舒適。將較重的裝備(如食物、帳棚及炊事系統)往背部靠,高度最好在肩胛骨部位,使包的背負重心與身體的重心越近越好。當太高或太低時,身體為了平衡則會往前倒或往後仰。
一公升的水便是一公斤。如果只帶一個水壺,裝載時便要考慮左右平衡;如果是用水袋,則將水袋盡量靠近背部,不要放太高。若一覺醒來發現身體哪邊比較痠痛,便代表背包的平衡性不佳。
TIPS : 當行進間遇到短暫休息,需要下背包時,可利用背包後方的提把作為支撐點,透過一隻登山杖撐於提把中間,將其倚靠樹幹,可避免因放置地面而髒污,此時若背包的平衡性不佳,將會很難使其穩定站立。
壓縮分為包體內及包體外壓縮。包體內形狀及容積是固定的,攜帶的裝備可分為固定形狀(如鍋具、爐具)及不固定形狀(睡袋、衣物等)。想像固定形狀的是磚頭,不固定形狀的是混擬土,要裝滿整個空間,混擬土需填滿磚頭與磚頭之間的空隙,因此打包時,便要規劃/利用這個特點。
包體外壓縮則是背包本身的壓縮帶設計,將體積盡量縮小。體積越小,則背負重心越接近身體的質量重心,也越舒適。
透過#7906魔換配件包,將外掛物品與背包壓縮緊緻,行進間物品不晃動較省體力,也避免半路掉裝備。
記得戶外用品店展示架上的背包嗎?每顆看來都挺拔帥氣,打包後的包體外型就要像那樣,沒有不正常的凹陷或突出。東西盡量不外掛,如需外掛則盡量採縱向而非橫向,穿過劍竹林、斷崖等危險地形時,才不會因為突出的物品鉤到或卡住。
睡墊應以縱向方式固定於包體外側,若為橫向方式固定於底部,在危險地形如與人交會時,容易造成他人及自己的危險。
打包有ABCS,Magforce的設計也有ABCS:
The ABCS of Magforce’s Products
📌Accessibility: Quick access to the gears in pockets. Quick-adjust the length of shoulder straps.
快取、盲取、快調。需要/緊急時的快速拿取,不用看的取拿,快速的調整,除具備戰術思維外,也是戶外包的基本。
📌Balance of functionality and simplicity:
功能與簡約總在設計天平的兩端。如何取得其中的平衡便是功力的展現。
📌 Customizing configuration: MOLLE/PALS and Hook-and-loop attachments for customizing the configuration.
個性化組裝。IMBS魔換系統、MOLLE、氈黏等設置,使用者可自由調整背包的樣式及功能。
📌Streamline:
流線外型,具動感的外觀。